屏東南島文化節|湧流之夢「sepi夢想落地講座」

記者:黃春眠/ 屏東 | 來源:蹦新聞 | 日期:2025/08/30 | 瀏覽次數:404

2025屏東南島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「Sepi夢想落地講座」第二場,在今(30)日上午10時在牡丹鄉高士部落廚房(kuskus)舉行。本場講座以「湧流之夢-手心溫度夢想落地」為題,邀請來自臺東太麻里拉勞蘭部落的知名作家、文化行動者撒可努,以及恆春半島在地青年代表——高士部落青年會會長Kivi Papalicang 李恩屏與牡丹部落藝術創作者Saquljingai Pacuvuq 華伊達,共同分享文化實踐與生活故事。

縣府原民處表示,高士部落(kuskus)四面環山、生態資源豐富,傳承著排灣族重要的五年祭(Maljeveq),並在近年結合里山倡議、林下經濟與生態旅遊,青年返鄉投入導覽、工藝與文化保存,讓傳統智慧與現代創新相互交融。

此次講座特別以部落為舞台,展現「文化與自然共舞」的精神。 原民處長陳美鈴說,本次講座透過不同世代、不同領域的分享,讓在地文化經驗與個人生命故事相互呼應,激發族人對未來的想像與參與,2025屏東南島文化節將持續以跨世代、跨族群、跨國界的文化對話,推動南島文化的共鳴與創新。

今日由主講人撒可努,為排灣族作家與森林守護者,長年以文字、教育與行動推動文化傳承,從《山豬‧飛鼠‧撒可努》到獵人學校、奇努南戶外探索教育,作品與實踐深具影響力。共講人Kivi李恩屏則以青年會會長的身份,積極投入祭儀、語言復振與社區發展,展現世代承擔。另一位共講人華伊達,透過繪畫、工藝與跨域藝術行動,將族群記憶與土地故事化為創作能量,連結部落與更廣的社會。

本次講座想傳遞出原住民族不應受限於過去的刻板印象,而要勇於展現自我;在當代,每位老、中、青都是文化的巨人與轉譯者,在自己的角色中實踐責任,讓文化延續的核心訊息,同時,也看見牡丹鄉活出了有別於傳統排灣族既定印象的面貌,展現出極具特色的文化樣貌。正因為這份勇敢,使牡丹的文化更加美麗燦爛。

縣府感謝感謝屏東縣議員林采穎、牡丹鄉民代表李德福、高士社區發展協會督導張美惠、恆春半島藝術家華恆明、牡丹鄉石門國小許聖慧主任、牡丹鄉長照發展協會理事長尤慧蓁、石門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杜詩豪、牡丹鄉公所課長張美連等貴賓蒞臨,以及屏科大國際生的參與,期待南島文化節期待透過年輕世代的參與,使傳統更貼近生活,化為靜靜流淌卻持續滋養土地與人們的文化脈絡。

第一場系列講座「湧流之夢:部落的深描行動」原訂於7月26日舉行,因颱風影響延至9月6日16:30–20:30,在屏東縣霧臺鄉Kabalelradhane神山部落燕窩工坊登場,特邀導演、演員及編劇Umin Boya馬志翔擔任講者,並由Peresang Sukinadrimi貝若桑與yacengecenge ki su Kabalelradhane共同分享,帶領大家從不同角度認識部落的文化力量與行動實踐。

第三場講座將以「湧流之夢:堅持揮棒的真實旅程」為題,暫定於11月1日在屏東縣民公園舉辦,由棒球選手兼文化倡議者吉力吉撈·鞏冠分享,他將以運動與文化記憶交織的生命故事,展現原住民族的堅韌精神與夢想實踐之路,邀請大家一同感受夢想落地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