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立屏東大學藝文中心於5月13日(週一)上午在屏師校區六愛樓藝文中心隆重舉辦「山河繪語 -- 何文杞美術館」開幕儀式,這場文化盛事展出國際知名藝術家何文杞教授的122幅傑出作品,並向他不凡的藝術生涯致敬。
除了屏東的藝術界許多資深畫家外,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創作者出席這場難得的藝文盛事,現場氣氛熱鬧滾滾。
何文杞教授的遺孀何邱金菊女士 代表捐贈55幅何文杞教授的作品,給何教授的母校國立屏東大學,並另外提供48幅代表作品,包括水彩、油畫、蛋彩、粉彩等合計103幅作品,創作年代自1953年至2016年,橫跨何教授63年的精華創作生涯,數量龐大,在高規格、高質感的屏大藝文中心展場,由屏大視覺藝術學系的李學然主任帶領研究生共同規劃策展,展場磅礡氣勢重現何教授一生的藝術軌跡。
\何文杞教授是國立屏東大學的傑出校友,他於民國39年畢業於屏東師範學校(今國立屏東大學),藝術成就遠超越國界,曾在世界各地舉辦過多場個展,並獲得了眾多國際大獎的肯定。
這次紀念展將展示他的多幅代表作品,從早期的西方現代藝術風格,到後期的鄉土寫實畫風,呈現出他多樣且獨特的藝術風格。
何文杞教授於去年辭世,屏大與藝文界哀悼之餘,隨即與其遺孀商討籌備何文杞美術館事宜,並突破重重困難,終於順利於何教授的母校,成立典藏其畫作之美術館。
陳永森校長表示,何文杞老師遺孀捐出55幅何老師的作品,屏東大學成立何文杞美術館,這也是屏大藝文中心繼陳景容美術館、黃光男美術館之後,第三個成立的美術館,何老師是當代藝術家中十分頂尖卓越的一位畫家,屏東過往的人事地物都成為何老師創作的題材,因此何老師也是屏東之寶,更是屏東大學的傑出校友,屏大在館藏其畫作之後,會好好保存、推廣和研究。
陳景容老師細 數昔日與何文杞老師在師大求學,並且同一寢室、一同生活和學習的許多趣事,同時推崇何文杞老師在藝術方面的成就,他還笑稱,以前住上下鋪,後來屏東科技大學分別為兩人成立美術館,變成住在對面,如今又在屏大先後成立美術館,一生的緣份如此之深;
成功大學中文系鄭邦鎮教授推崇何文杞老師,一生用畫筆畫出深愛的台灣這塊土地,並且繼他之後接任了建國黨主席,希望有朝一日台灣能獨立建國,做自己的主人,因此提到何老師的一生的藝術成就,不能不提到他在政治方面的堅持與勇氣。
何文杞老師的#兒子何琦偉致詞說,很高興看到陳景容老師和陳國展老師,還有很多父親昔日畫會的朋友齊聚一堂,爸媽是先後考進屏師,後來在這個校園培養出感情,今日能夠在屏大校園成立美術館,特別具有紀念意義。
屏東大學近年來的進步有目共睹,爸爸最大的心願,是成功不必在我,希望屏東在地的水彩畫協畫或翠光畫會,能夠薪火相傳,持續成長茁壯,因為藝術活動是需要老中青傳承才能發揚光大。
視藝系藝術講座教授,鑽研藝術史的黃冬富老師表示,何文杞老師的水彩畫,在古建築方面,尤其是對剪黏、交趾陶和石磨、土角厝等的表現非常到位,台灣畫界少有人到達如此層次,他也是台灣繪畫走向鄉土藝術的先驅。
此次展出畫作比較特別的是,何老師在台師大時期的油畫作品公諸於世,才讓人知道他在油畫創作的造詣和成就之高,而不止於一般所熟知的鄉土寫實,作品中甚至不乏解構、立體派和抽象等前衛的風格,除了在屏東地區藝術成就很高,並培養出很多知名的藝術家外,何老師對屏東藝術與海外藝術的交流,著力非常深,對屏東美術視野的開拓,居功厥偉。
這次開幕特展將帶領觀眾深入探索何文杞的藝術世界,期待藝文中心除了培育藝術種子的萌芽外,更能為社會大眾帶來人文藝術美學的新能量,展出至5月31日止,歡迎各界藝術愛好者把握難得機會,一同走進何文杞美術館,紀念這位偉大藝術家的不朽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