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越商圈老街,走進課堂美感,藝術與在地共鳴。國立屏東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(屏大附小)於114年4月25日舉辦教育部「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」 標竿學校課程交流展———《屏東百工:記、藝、展》。 此次展覽集結了師生一整年跨域學習的精華,以動靜態展演形式,呈現校園如何深耕在地、活化學習,實踐美感與教育的完美交會。
活動當日由校長高建民開場致詞,強調屏大附小「多元學習、在地連結」的實踐歷程,打造有感、有溫度的學習場域。四年級學生化身為「百工使者」,帶來故事與藝術交織的動態表演《跟著圖像詩到老商圈探險》,以肢體動作融合圖像詩藝術,引領觀眾踏上文字與身體的詩意旅程。
此次展演更邀請到國立屏東大學施百俊副校長、新媒體藝術家徐文俊副教授、屏東青年志工中心趙文俊執行長,以及中央商圈文創工作者陳健安、李昀潔等人蒞臨共襄盛舉。
來賓與學生一同參與「身體之詩」與「永續拓印」等藝術體驗活動,從校園走進街區,從藝術觸碰生活,展現教育的深度與溫度。 這項課程計畫由潘善池老師領銜,攜手校內各領域教學專家,針對四年級學生設計全年度的跨領域學習計畫。
以「屏東百工」為主題,孩子們深入中央商圈進行實地走讀與人物訪談,透過攝影剪輯、建築美學等探索活動,親身體會職人精神與家鄉紋理, 並將所見所感轉化為圖像詩、拓印、手繪紋樣與肢體表演,打造具有美學視野的學習歷程。
不僅如此,課程也橫跨多元議題:職涯探索、性別平等、家鄉永續發展及SEL(社交情緒學習)自我覺察,全面觸動學生對生活、土地與自身的重新理解與想像。
「記」是記錄與記憶、「藝」是藝術與技藝、「展」是展現與開展。《屏東百工: 記、藝,展》不僅是一次課程展,更是孩子們用藝術說在地故事、用身體實踐美感的交流。
屏大附小期盼透過這樣的教育實踐,讓孩子帶著美感的眼睛看世界,用創意的語言連結家鄉,為地方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。